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PG引领电子科技

PG电子科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启动全球高层次人才引进-PG电子平台
PG电子平台
NEWS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Title
PG电子科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启动全球高层次人才引进

发布时间:2025-05-31 03:20:49    作者:小编    点击量:

  ↑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白桂祥 摄(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综合性科研基地,立足成渝、辐射西部、面向全球。成都分院系统共有9家院属单位。除成都分院机关外,还有5个研究所(中心)和3家由研究所整体转制的科技型企业。成都分院系统单位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资源环境等领域。2021年底,位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的成都分院新园区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科学城园区未来十年将形成20余家中科系创新单元,1万余名创新创业人才聚集效应,为努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成渝科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有顶尖的科研团队、一流的实验平台和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是探索科学前沿、实现创新突破的理想舞台。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始建于1970年。建所以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光电领域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的创新研究,逐步成为国家科技战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光电科技力量。研究所建有光场调控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自适应光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光电精密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光电工程总体研究室等10个创新研究室,以及中国科学院成都几何量及光电精密机械测试实验室;还建有精密机械制造、先进光学研制、轻量化镜坯研制、光学工程总体集成、质量检测等5个研制中心,以及科技信息中心等技术保障中心。目前承担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部委重大重点项目及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研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现面向海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诚邀有志青年申报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正式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研究所将给予入选者如下岗位待遇:

  1. 相关资助:研究所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研究员岗位(事业编制)、博导资格(研究生指标定向支持)。

  4. 其他支持: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部级及地方人才项目,享受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特殊支持政策。

PG电子科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启动全球高层次人才引进(图1)

  基本条件:申报人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者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引进时未全职在国内(来华,下同)工作,或者在国内工作不超过1年。引进后须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对业绩特别突出或者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专业职务要求。

  基本条件:属于自然科学或者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岁,具有博士学位,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外连续工作36个月以上;申报时未全职在国内工作,或者在国内工作不超过1年;引进后须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业绩特别突出或者国家急需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1. 相关资助: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研究员或副研究员岗位(事业编制)、博导或硕导资格(研究生指标定向支持)。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简称“成都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是以一级学科建所的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建所以来,成都生物所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物资源利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与集成。

  为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025年度海外优青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15日。如错过本年度申请,则推荐申请下一年度项目。

  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很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在基础前沿交叉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做出过系统的、原创的重大科技成果。能把握国家战略需求,组织大规模科研攻关。

  对符合国家或地方政府、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项目)条件的,成都生物所将积极推荐申报相关人才计划,并协助申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项福利待遇。获批国家或地方政府、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项目)者,按规定获得国家或地方政府、中国科学院提供的经费支持,享受国家或地方政府给予的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福利待遇,并同时享受成都生物所的科研启动经费、安家费、组建创新团队等匹配支持,具体情况可电话咨询。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成立于1966年,自建所以来,结合区位优势、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基础,面向国家山区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建设战略需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山地科学”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千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了国家在山区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山地灾害研究、山地灾害防治、脆弱山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山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所主攻山地科学,学科结构合理,拥有自然地理学、生态学、土壤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岩土工程、灾害预警预报等学科优势。

PG电子科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启动全球高层次人才引进(图2)

  (1)申请人可提前与合作导师联系,确定拟接收意向后,填写并提交附件2《成都山地所应聘登记表》及附件3《应聘信息汇总表》;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简称“重庆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10月,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重庆研究院以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安全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升级发展等重大需求为牵引,发挥在生态环境、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优势,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支撑的长江上游国家级绿色智能技术创新平台。下设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和人工智能学院、汽车软件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拥有创新人才队伍近500人,在校研究生600余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5)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2. 通过遴选的申请人与研究院签订工作意向协议书,依托重庆研究院申报“海外优青”项目,4月15日前通过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系统完成线上申报。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简称“成都文献情PG引领电子科技报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知识服务与知识咨询机构,是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国家科技信息保障的重要力量。围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双碳”科技、知识产权、科技政策与评价等领域,建设数据与知识科学智能计算平台,开展决策支持型情报技术与方法研究,为决策一线、科研一线、创新一线提供高水平战略情报决策咨询和知识服务,全力服务支撑抢占科技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根据中心创新发展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现面向海内外招聘各类人才,竭诚欢迎您的加盟!

  (1)利用智能技术提取科技文献中重大科技问题、方法、技术等要素,开展情报价值智能计算等算法研究,解决情报分析中的关键智能计算分析问题;

  2. 人才项目:引进人才将纳入我单位人才培养计划,对符合国家、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等相关人才项目推荐要求的,由单位推荐申报。

  注意:邮件主题和附件命名格式为“岗位类型-应聘岗位名称—姓名—最高学历学位—毕业学校”。

PG电子科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启动全球高层次人才引进(图3)

  任职条件: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相关专业背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数据科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相关方向;具有大规模数据治理与数据挖掘经验,对数据敏感,熟悉细粒度知识挖掘的内容体系及常用工具;精通Java或Python语言;具备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生物相关领域专业学术资源、科研数据分析工具与平台者优先。具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经历,有良好的研究成果产出。

  岗位职责:承担开展核能、核技术以及核相关领域学科情报研究;承担开展核能、核技术以及核相关领域科学信息的组织与挖掘,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学科前沿分析、学科布局、相关领域科技政策等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相关领域国家、中科院、研究所等各级学科情报研究项目与任务;完成相关领域学科情报组织、论文研究、专著撰写等工作。

  岗位职责:承担开展光电、信息、物理化学相关领域学科情报研究;承担开展光电、信息相关领域科学信息的组织与挖掘,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学科前沿分析、学科布局、相关领域科技政策等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相关领域国家、中科院、研究所等各级学科情报研究项目与任务;完成相关领域学科情报组织、论文研究、专著撰写等工作。

  岗位职责: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主要面向中国科学院管理部门、科技和产业主管政府部门、战略规划相关政府部门等以及技术型企业开展工作;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方向相关领域开展战略规划、科研创新、技术竞争、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与服务;开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藏高原以及围绕“一带一路”的项目课题任务;配合开拓科技合作渠道。

  任职条件: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地理学等理工学科,经济学、管理科学、情报学或信息管理等学科或专业背景,有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专业或科研经验者优先;从事过学术研究,发表过相关论文;承担或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者优先;熟悉相关领域定量研究方法与建模工具,能够熟练使用相关领域专业学术资源。

  任职条件:具有情报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数据挖掘等专业背景,或其它相关学科与专业背景;熟悉情报研究与数据分析相关理论方法,熟练运用相关分析软件工具,能够熟练开展文本挖掘、信息计量等研究与应用工作,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具有与岗位职责相关的研究经历、成果产出,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承担或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者优先。

  任职条件: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数据挖掘等相关专业背景;从事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相关研究,具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具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知识背景,对主流LLM及多模态大模型前沿技术有深入理解,能够熟练开展基于大模型的研究及应用,对AI4S相关研究具有浓厚兴趣;有博士后或海外学术经历者优先。

  任职条件:具有理工学科、管理科学或情报学、信息管理等相关学科或专业背景;具有情报学或信息管理领域科研或战略研究经历。承担过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者优先;具备数据挖掘、NLP、机器学习等算法原理知识背景,能够熟练开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算法研究;有博士后或海外学术经历者优先。

  注意:邮件主题和附件命名格式为“岗位类型-应聘岗位名称—姓名—最高学历学位—毕业学校”。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G电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7002766号